抗日战争时期的苏南地区,是特定的历史阶段所形成的一个特定的地理概念,它西起宁芜,东至淞沪,北带长江,南抵天目山麓,包括今江苏南部、上海郊县和皖南、浙西各一部分。在这一广大区域内,城市、农村集镇和交通线为日军所占领,一部分地区为国民党军队所控制,广大农村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控制及半控制的地区约25000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苏南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华中最早开辟的8个战略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创建的全国19个解放区之一。整个根据地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块,而总的则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京沪(南京—上海)铁路以北,原苏嘉(苏州—嘉兴)铁路和锡澄(无锡—江阴)公路以东,为东路地区;京沪铁路以南为苏皖地区,也称茅山地区。[详细]
 
     
     
 
1938年春,在上海重建不久的中共江苏省委派出干部到京沪铁路沿线地区开展工作。这个地区,有国民党军在淞沪战役受挫撤退时的散兵游勇和丢弃的大量武器。当时,匪盗四起,地方的“游击队”和“游击司令”数以百计,社会秩序极度混乱;也有进步人士、开明士绅和失去关系的共产党员组织的抗日自卫武装,但为数很少。其中主要有丹阳的管文蔚部、青浦的顾复生部、浦东的周大根部、常熟的任天石部和陈震寰部、江阴的朱松寿部和梅光迪部、无锡的陈凤威部和严公伟部、嘉定的吕炳奎部。根据这种情况,省委一面直接组建抗日武装,一面积极争取杂色游击队参加抗日,陆续开辟了一些游击基点。例如,常熟的东塘桥是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第1大队的游击基点;青浦的观音堂是淞沪民众抗敌自卫团第3支队的游击基点;嘉定是淞沪民众抗敌自卫团第1支队外围游击基点;南汇的泥城是南汇县抗日保卫团第2、第4中队的游击基点;无锡的梅村是无锡县国民抗敌自卫队的游击基点;江阴的西石桥是梅光迪游击队的游击基点。省委还派干部和进步青年去这些地方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各抗日武装积极活动,打击匪、伪势力,保护群众利益。这就为日后发展京沪铁路沿线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详细]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10月
1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南方各游击队集中改编方针的指示。
2日 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边界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广东琼崖红军游击队除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4个支队。
12日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番号正式公布。并确定10月12日为新四军成立纪念日。
13日 日机6架首次空袭镇江城区,江边大华饭店被炸,死伤平民10余人。次日上午9时30分,敌机5架空袭镇江,铁路西站机车房被毁,6人遇难。后日机空袭频繁,11月27日在镇投弹140余枚,毁房屋不计其数,炸死340余人,伤156人。
是月 管文蔚和及其胞弟管文炳、管文照(管寒涛)在家乡倪山村建立起丹阳第一个抗日自卫团。[详细]

 
     
     
 

陈 毅[详细点击]

粟 裕[详细点击]

谭震林[详细点击]

  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 率领新四军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   新四军第六师师长 发展和巩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挺进江南第一仗:韦岗战斗
  韦岗地处镇江之西,与句容交界,群山峻岭,地形险要,两座百米高的连绵山岗横卧南北,镇江至句容的一条狭长的公路从两山之间穿过,确是伏击敌人的好地方。
  根据新四军先遣支队侦察,了解到镇江至句容的公路上每天有日军的车队通过,其往返时间常为8时至10时及16时前后。部队决定在韦岗一带伏击日军。
  1938年6月16日凌晨,粟裕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部署韦岗伏击战斗,会后立即冒雨挥师东进。虽然长时间在狂风暴雨中急行军和战斗,部队已十分疲劳,病员大增,但指战员们仍然勇敢坚决地前进着。[详细]
新丰车站战斗
  新四军的首次夜间战斗。新丰车站在京(南京)沪铁路镇江与丹阳之间,驻有日军第15师团松野联队广江中队40多人,还有特务、汉奸、路警等,共约100余人。1938年6月30日下午,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1营自丹阳县延陵镇出发,隐蔽进抵新丰车站东南18里之东冈。7月1日夜11时许对驻新丰车站日军发起突然攻击;并与敌进行白刃搏斗,歼灭日军10余人。又用火攻,将固守房屋的日军30余人全部烧死,并烧毁车站。此次战斗历时1个半小时,缴获步枪6支、刺刀6把,并和地方抗日自卫团一起破坏铁路一段,电话杆数十根。新四军亡士兵4人,伤干部3人、士兵3人。[详细]

句容战斗
  新四军首次攻入日军所占县城的战斗。1938年8月,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为配合国民党第79军向苏南丹阳、武进的进攻.决定以主力袭取江苏省句容县城。12日夜,第2团进抵距句容县城约4公里之吉利隐蔽,部署兵力:第2营往东昌街,向镇江方向警戒,破坏道路、桥梁;第3营进袭句容城北门外飞机场,并对汤山、东昌街方向实施警戒;支队特务连配合地方武装在天王寺至句容间之五港、双庙、张庙一带阻敌,并破坏公路,掩护攻城部队;第1营为攻城主力。战斗开始后,第1营乘夜暗用云梯突入城内,顺利占领东南门。第3营亦入城作战。经巷战,占领商会及伪自治会。日军一部固守楼屋。[详细]

贺甲战斗
  贺甲战斗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粟裕等领导的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威震江南的一次著名战斗。它是1939年11月新四军一支队挺进茅山根据地后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运动战。整个战斗历时28小时,歼灭日本精锐15师团池田联队所属部队官兵168名,生俘3名。战后被延安总部通电表扬,誉为“延陵大捷”,并被作词作曲成《反扫荡》战歌广为传诵。[详细]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
  茅山不仅是旅游胜地、道教文化中心,还是著名的革命圣地。
  为了宣传新四军在苏南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史,缅怀陈毅、张鼎丞、粟裕、谭震林等新四军革命先烈,弘扬伟大的铁军精神,激励后人,经江苏省委批准,镇江市委、市政府于1985年9月在茅山脚下建成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1998年在原馆址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建,2008年又扩建了新展厅。
  纪念馆现占地总面积16万平方米,展厅总面积11,000多平方米。展馆造型别致,雄伟壮观。既表现了茅山三座三峰的雄姿,又展现了革命前辈业绩光照千秋的气势。[详细]
  为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纪念在苏南抗战中英勇牺牲的7千英烈,于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即,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在望母山顶兴建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纪念碑宽6米,高36米,须弥高3.13米,寓意当时镇江市全体共产党31.3万人;碑身高28米,寓意新四军第一,二两个支队来自南方8省健儿;,碑前有317级宽16米台阶,每组50级,寓意抗战胜利50周年;6组寓意6月,最后17级是17日,寓意6月17日是新四军“韦岗处女战”胜利的日子。空心碑体,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气势雄伟。[详细]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主办
江苏省镇江市文明办、镇江文明网承办
镇江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玖骏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