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联盟主站
首页 文明网联盟联播 文明播报 工作提示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创建 榜上有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文明简报
中国文明网联盟网站
聚焦 文明创建大看台 主题活动 视频中心 我们的节日 道德模范 文明品牌 原创评论 镇江新景 特色旅游
今天是:
文明创建大看台
榜上有名
更多>>
2010-2012年度江苏省群众性精神
2009—2011年度镇江市精神文明
国家级文明创建先进榜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特殊家书”有力,流动党员不“游离”
发表时间:2016-09-22   来源:镇江文明网

虽隔数千里,兴隆村组织管理不断线——

“特殊家书”有力,流动党员不“游离”

    前两天,姚桥镇兴隆村村党总支书记张国祥的办公桌上,多了份寄自苏州的快递。一看寄件人,张国祥心里有数了——这应该是交“作业”的时候了,每个季度差不多这个时候,村里在外的流动党员就开始陆续往村支部寄“家书”:他们通过写信的形式,向党组织汇报一个季度以来的学习情况、工作得失。

  兴隆村原来有140多名党员,近两年,不少外出学习、务工的党员长期不在村里,不能经常参加组织活动,与党组织联系较少;他们虽是党员,但不能很好履行党员职责和义务,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如何管理好这部分流动党员,让在外的他们仍然能心系党组织,以村为家,村党总支动了不少脑筋,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他们发起了“流动党员寄家书”活动,通过一封封“红色家书”,进一步加深了党员与组织的联系,让流动党员重新找到家的感觉。

  去年7月,通过调查摸底,了解到长期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党员有47名,年龄层次基本在30-40岁间。为了和这些党员接上关系,张国祥根据组织要求,查阅各项规章制度,字斟句酌,拟定《不合格党员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由兴隆村党总支研究后专门制定下发,对长期在外工作,6个月以上不回村,不能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建议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对因各种原因不能转走的,发起“流动党员寄家书”活动,号召党员按季度把在外工作、生活、思想等情况以书信形式寄到党支部,方便支部及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通知书共下发47份,多数由家里的亲属转交,还有20多份通知书经由快递直接送到流动党员手上,有寄到苏州的,寄到浙江义务的,最远的寄到了四川。

  通知书寄出后,很快得到了回应,相当部分的流动党员很快将组织关系转移到现居住地。还有的党员在写信回复的同时,开始按季度给村党支部写“家”书(见图 李明明 摄),这部分人在外地心系村里的党员,现在共有17名,自“流动党员寄家书”活动开展以来,已和村党支部互通书信两百余封。

  文章开头提到的寄自苏州的“家书”,作者是今年32岁的陈虎斌,2006年还在大学的他光荣入党,现在他是苏州世纪鹏程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最新一期的“家书”中,他提到了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会上提及要始终保持创新的动力与韧性,他对自己从“新”提出要求:“无论周围环境怎么变化,我会时刻抓住这个‘新’字,在新的层面、新的领域带领着单位的员工创新发展,共同把单位的业务带入新的高度。”

  陈虎斌大学毕业后党组织关系转到了村里,随后,陈虎斌到苏州工作。自从开展“流动党员寄家书”活动后,陈虎斌把生活、工作上的动态和想法都一一写下,定期寄回支部汇报,同时他也会定期收到支部寄来的最新动态信息。

  昨天,记者用张国祥的手机拨通了陈虎斌的电话。电话那头,他介绍,刚开始他接到通知书还有点意外,之前好像只有入党前才经常性地写思想汇报,后来写了一封信后,心倒静了下来,平时忙于工作,写信向党组织汇报工作思想,倒也是一个思考回顾人生的机会。之前他也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但写家书后他开始琢磨研究,每封信写好后还和同事分享交流,“现在公司在苏州只有十几个人,只有我和一个湖北籍的党员,现在通过和村上写信交流,长期在外的我,真有了家的感觉。”

  新区组织人事部门的资料显示,姚桥镇兴隆村是2015年度法治型、服务型“四星”先进村党支部,全市党员先锋亮绩积分管理试点村。(李明明 高涛 蔡琦)

 

 

 

 

    
    
    
    
责任编辑:武 卫华
中国文明网联盟

版权所有 2006-2008 镇江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电子邮件:zjwmb05@sina.com 联系电话:0511-84419090
苏ICP备06050782号 网站开发维护:金山网